行业新闻

我们对技术转移机构有哪些误解?

时间:2022-03-11浏览量:491字号:AAA

近年来,随着我国成果转化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处于技术转移成果转化链条中重要一环的技术转移机构也因此被寄予更多期待,享受到更多政策的扶持及培育。无论是技术市场的健康发展还是技术转移体系的完善,都需要一批强有力的技术转移机构作为支撑。然而目前,仍有许多人对技术转移机构存在误解,笔者总结了一下几个典型:

1. 技术转移机构就是中间商,找买家找卖家,撮合交易;

2. 技术转移机构就是帮助企业搞各类项目申报的,写写本子,搞搞咨询;

3. 技术转移机构必须跟政府搞好关系,多拿点补贴,不然存活不了;

4. 技术转移机构是中介,做的事情也没什么技术含量;

5. 技术转移机构靠技术转移挣不到钱;

6. 政府背景的机构没什么用,就是开开会,完成各类指标,用处不大。

诸如此类言论,相信从事技术转移行业的人员会经常听到。这些观点能说是错误的吗?好像从某些角度来说,说得也没错。与其说这些是误解,不如说这些“以偏概全”的想法反映着目前技术转移机构生存的状态。

实际上,技术转移机构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按照《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及《技术转移服务规范》中对于技术转移机构业务范围的定义,大致可以将技术转移机构分为这样几类:

一是中介服务机构,这类机构主要从服务链条上为技术转移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资产评估、技术评价、技术投融资等专业服务和技术信息搜集、筛选、分析、加工及技术转让与技术代理等中介服务。这是目前技术转移机构中,存在最普遍,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机构。这类机构除了为高校院所提供类似于信息加工整理、知识产权管理、技术推介、技术评估、技术投融资等专业服务,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咨询、知识产权管理等服务,还可以为双方提供技术经纪服务

二是具有一定产品开发测试或工程集成能力的专业机构。这类机构在成果转化的链条中,一般更具技术专业性,它们可以从事技术集成与二次开发,中试、工程化等设计,技术标准、测试分析等工作,比如目前各地方正兴起的新型研发机构或者大型企业、各类产业研究院、技术研究所、企业联合研究中心等,他们拥有中介服务机构所不具备的研发能力,并通过自身的运作,可以基本独立完成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同时,向外部输出“专业化技术服务”。这也是目前在技术转移机构中,最容易被大众忽视的一类机构,也是许多误解的来源。

三是高校院所设立的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或公司,这类研发机构与专业机构最大的不同主要是转化的目标和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它们提供科技成果的市场开拓、营销推广、售后服务等。这类机构受理本单位的发明披露、分析科技成果应用价值、管理知识产权、指导本单位科研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制订科技成果转化方案等。它们的本质是代表技术成果产权所有方进行知识产权的价值实现。

四是技术转移行业服务机构,类似于培育机构的服务机构,也有人称之为“第四方平台”,其不但致力于推动、协助相关部门理顺权益归属、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市场激励等政策的逻辑关系,还积极推动、引导一批区域性中小企业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自身更是通过建立高可信度的国家级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化平台、培养高质量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加强行业自律制定相应规范,组建专业化团队帮助高校院所、企业进行成果转化等来发挥“引导性”作用。这类机构公益属性明显,相关服务往往由科技行政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来承担,或者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来实施

笔者认为,将技术转移机构解读为中介机构的观点,也只是片面的认为技术转移机构就是解决行业信息不对称的,但是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通过消除信息差盈利早已成为“过去时”。而技术转移从根本上讲,是需要很强专业性和规范性的工作,技术转移工作需要专业能力和专业人才。正因如此,国家近年来不断建立区域性技术转移中心,引导培育一批体制机制灵活、综合服务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同时大力发展高校院所的技术转移机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多层次、大力度培育、规范不同类型的技术转移机构,让我们技术转移机构能够百花齐放。

技术转移非常艰难而又具有挑战性,技术商品非常特殊,技术交易又具有低频非标等特点,导致一些靠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的生存确实很艰难。所以,在所有的技术转移机构中,技术转移行业服务机构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带动一批技术转移机构一起参与成果转化;他们为技术转移建立可复制的“服务标准”并不断扩展赛道。这类技术转移行业服务机构也承受不少误解,“政府背景”并不意味着技术转移会变简单,相反,意味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更强的整合、服务能力,这一类机构也需要更多关注与扶持,他们在创新生态中更好地“穿针引线”,对技术转移工作一定大有裨益。

 技术转移工作并非简单的中介工作,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没有固定模式,只有社会关注、政府扶持、机构努力,技术转移机构才能发挥与大众期待相匹配的作用。消除了“固有观念”,我们是否要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

政府部门除了给钱、给项目,还能为技术转移机构做些什么?各项政策如何落实?政府如何通过大力支持技术转移行业服务机构的发展从而对其他机构形成“强支撑”?

高校是否能给予内部技术转移机构的工作人员一个良好的晋升渠道和培训安排?

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构能否选定一个领域,在先养活自己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专业性?

机构如何更早地介入、掌握更全的信息、作出更准的判断?不同类型的技术转移机构如何加强合作,共同补齐成果转化链条?这个机制和盈利模式如何存续?

技术转移行业服务机构如何当好服务者的服务者?帮助建立更好的行业生态?

无论回答好哪一个问题,我们都需要时间。但是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如论需要多长时间,这些问题终将得到答案。


copyright© 2020 湖北广伦达工程项目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d.鄂ICP备1902435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