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观点】如何构建有效的技术转移实习生计划

时间:2022-02-21浏览量:241字号:AAA

《科技部 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化 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指出,技术转移机构要建立高水平、专业化的人员队伍,其中接受过专业化教育培训的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纪人比例不低于70%,并具备技术开发、法律财务、企业管理、商业谈判等方面的复合型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高校要支持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人员队伍选派、招聘等工作,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关课程,开展技术转移专业学历教育,加速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培养。 

技术转移机构需要面对的是,专职队伍建设,会受到编制数、薪资水平等方面制约;而技术转移学历教育也仅仅是小规模的试点,且距离标准化、常态化的人才输出阶段还有较长的时间。也有专家提出“技术转移无用论”、“技术市场虚假论”、“技术经理人无价值论”,围绕这件事,笔者提出三点看法:

(1)笔者敬重提出这些观点的专家,这些专家都是敢于讲话的、也是看得比较深刻的,他们看到了目前技术转移工作存在的低能级、形式化、不自主、不可控等因素,得出了上述论断。

(2)但是,目前业界对于“技术转移”的定义存在误解,我们在讨论中,往往局限在“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技术转移撮合服务”去争论技术转移的重要性、必要性、困难和瓶颈。而实际上:如何将创新走出实验室,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才是技术转移的本质。

(3)科技发展到今天,笔者现在打字用的电脑以及您现在看文章用到的手机,是成千上万技术系统集成的结晶;你我线上沟通信息通过一系列“通信技术”得以传播;本届冬奥会上的高科技应用;远在地球外面的空间站的建设与运转。以上用到的那些技术,在一百多年前可能只是数学家的一个公式、物理学家的一篇论文,哲学层面上的一次争论(“上帝不会掷骰子”)。最终,他们走出理论论文范畴、走出实验室阶段,成为我们今天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才是我们要为之努力的“技术转移”。

回归正题。

笔者认为在当前阶段,构建有效的技术转移实习生计划,是缓解当前技术转移机构人才需求、并为未来培养储备技术转移人才的一个重要抓手。



尽快启动招聘,暑假之前开始实习

下个月(也就是3月份),是招聘技术转移实习生的“黄金时间”,这个时候启动,暑假就可以正式开始实习。

1、岗位描述:根据本机构需要,描述实习岗位的实质内容,体现出这个实习机会对于实习生成长和经验的帮助机会。

2、遴选标准:根据岗位需要(后面进一步展开讨论)。

3、开展短期培训:培训课程以2-5天较为合适。课程围绕基础知识、如何筛选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潜力(主要负责其中的基础性工作)、案例分享、小的实践等。

有技术背景的商科研究生最合适!

笔者已经探索了几年的技术转移实习生计划。第1年度:从理工科尤其是工程类学院,遴选研究生。他们的优势是具体领域技术的掌握,缺点是商业化知识不足。第2年度:从商科学院、MBA学院/机构遴选研究生。他们的优势是商业化思维,缺点是由于没有技术背景,很难介入很多技术检索、评价等方面的工作。第3年度:从商科学院、MBA学院/机构遴选有技术背景的商科研究生。实践中发现,有技术背景的商科学生居然不少,也就是说理工科学士攻读商科硕士的人还是具备一定体量。这部分学生,结合了理工科与商科的知识,是技术转移实习生的最佳人选。

“评价评估”比“市场营销”更合适!

笔者实践发现,市场营销并不是技术转移实习生的专长,毕竟他们社会阅历尚浅。

1、可以在专利申请前评估工作中,引入技术转移实习生,做些基础性的配合与准备工作。

2、可以在更加广义的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中,分门别类地安排不同技术背景的技术转移实习生进行较为细分专精的配合。

3、在具体分工安排上:有技术背景的商科生,可以侧重于科技成果商业化潜力评价方面的工作;纯工程学院的研究生,可以侧重于按不同学科建立细分领域,分工负责具体学科方向,在技术初筛、评估方面做些工作;纯商科研究生,则主要还是参与商业谈判、对外对接交流等方面,但由于社会阅历还需进一步打磨,原则上还不适合独当一面工作。组成一个团队,可以有效发挥长处,弥补不足。

培训、实践、继续改进

笔者认为,不应把技术转移实习生当作简单、重复工作的劳动力。要进一步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要多给予实践,打磨他们的专业能力;要不断改进工作策略,形成更好的技术转移实习生培养计划。

我们怕的不是“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没实质重视、没什么用处”,我们怕的是“当时代需要、当国家需要的时候,而他们并没有准备好”。





copyright© 2020 湖北广伦达工程项目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d.鄂ICP备19024351号-1